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历史上的中国版图和当今中国版图

2025-09-03 06:15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历史上的中国版图和当今中国版图

版图通常被理解为代表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疆域,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象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在全国设立郡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汉武帝时期,汉朝疆域南到今越南北部,东北包括朝鲜半岛大部,西部到天山。汉朝周边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唐朝前期的疆域十分广大,东到东海,西到咸海,南到今越南中部,北到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超过了西汉鼎盛时期的疆域。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元代版图北部扩展到西伯利亚,西南方纳入云贵高原。中央政府自元朝开始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清朝前期把当时分裂的边疆地区统一起来,对新疆和西藏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统一台湾后,先后设府和省。

清朝晚期,由于外国列强的侵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重大损失。中国版图的形状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代中国的版图

中国版图的形状常被人们比喻为头朝东、尾朝西的昂首挺立的雄鸡。

从地图上看,中国是个海陆兼备、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位于北半球,处在世界最大的大洲——亚洲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

完整的中国版图由中国大陆、沿海岛屿及濒临的海域组成。我国海域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7300多个,其中,钓鱼岛、赤尾屿是中国最东端的岛屿;散布在南海中的岛、礁、沙、滩等总称南海诸岛,是中国最南端的岛屿群,依照其地理位置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5,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陆地边界长度约2.2万千米。

濒临中国陆地的海域有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的太平洋等辽阔的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连成一片,呈弧形环绕在我国大陆的东面和东南面。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约1.8万千米。

中国的疆域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很大,南北两端最大距离约5500千米。这么大的跨度,使南方、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有显著差异,形成了冷暖不同的气候。冬季,当北方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我国的最南方依然温暖如春。

我国疆域的东西跨度也很大,东西两端最大距离约5200千米,东西时差达4个小时。这意味着当金色的阳光洒满祖国最东部的乌苏里江,早起的渔民已经外出捕鱼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劳累了一天的牧民仍在酣睡之中。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一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温和的气候十分适宜人们的生活。

  用地图表现中国版图的主要形式

用地图表现中国版图是有讲究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包括南海诸岛在内,把中国疆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另一种是把南海诸岛作为附图表示。

把中国疆域作为一个整体表示的中国地图

把南海诸岛作为附图表示的中国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