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宣德青花蟋蟀罐,绝世名品

2025-09-08 20:21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宣德青花蟋蟀罐,绝世名品

大伙儿现在愿意看文章的少,比起视频来费脑子,岁数大眼睛花了的还累眼,不过这件东西值得一说,宣德青花凤求凰蟋蟀罐,号称绝世名品!

宣德青花器中,此罐可谓大大有名,源于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据说宣德皇帝就被叫做蟋蟀皇帝,酷爱斗蛐蛐,小时候还看过一个动画片,那时不叫动画片,叫美术片,片名就叫《蟋蟀皇帝》,为了抓蛐蛐把皇宫都弄塌了。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想从哪个角度说就从哪个角度放大了说,人的感知是有限的,大脑接受的刺激多了,也就理所当然了。作为芸芸众生,我们从来没有理性过。

这个著名的故事就是当宣德皇帝驾崩以后,皇太后恼怒于宣德皇帝这个喜欢斗蛐蛐的爱好,下令将所有的蛐蛐罐都给砸了,一个也不许留。这个著名的故事不知道真伪,但是它是符合中国文人的胃口的,符合大众胃口的,符合儒家思想的,也符合古玩贩子们口耳相传的故事的主流品味,你仔细想想就知道了,所以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可是,死者为大嘛,人都死了当娘的那么恨儿子?

几乎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是不允许你有爱好的,哪怕你只是喜欢打扑克下象棋,也总是有卫道士嗤之以鼻,口诛笔伐,这样好显得他们比一般人高大上,以巧妙的掩饰自身的无能和平庸,不但忧国还很忧民,怕你犯错,怕你玩物丧志,你得学好,听话,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从年轻时就觉得这帮人一定有阴谋,让你学好不过是为了好让他们悄悄地掏坏,凡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你看着吧,总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他是不爱好吗?不见得,大概率是没机会玩而已。他没有机会你也不许有,你的快乐是他痛苦的源泉。

我请教了几个玩过蛐蛐的人(我们这条街上什么人都有,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有的说这叫“斗罐”,有的说这叫“养罐”,还有人说是“叫罐”,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一般的说法是养蛐蛐得用泥罐,瓷罐少见。天津有一个有名的制罐作坊,做的蛐蛐罐全国有名,工艺也讲究得很,在这条街上有专门的店铺,价也挺贵的。但是他们做的罐子要比这个瓷罐个头大不少,罐底还打上去一层含有各种中药材的泥底,据说对蛐蛐有好处。我念书时也玩过蛐蛐,在老家时,夏末秋初骑车进山,山沟里翻石头,一次就能抓一罐头瓶,其实真正用来角斗的留不下几个,大多数被看见蛐蛐就变得极其疯狂的鸡吃掉了。罪过!

历史上的宣德皇帝到底什么样呢?我小时候从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是不务正业的皇帝,起码是个蟋蟀皇帝,现在又变了,现在的说法是宣德皇帝是一个有作为,有抱负,文能书画、武能刀枪,又成了好皇帝了,把妃子殉葬的皇帝是好人吗?

不管他做皇帝如何吧。我们来看看宣德时期的官窑烧造,宣德当了十年皇帝,宣德官窑器成为了后世瓷器的标杆,据说最多的一年烧造了四十五万件官窑器,其他年份也不会相差太多,十年下来少说得几百万件呢,厉害不厉害?

至于蛐蛐罐,这个纯属个人爱好,想来烧造的不会很多,留到如今更是凤毛麟角了,要说绝世名品确实不为过!

宣德青花瓷的种类极其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总的来说是大件的器物差,小件的器物好,比如大缸,大瓶等等,青花料晕散比较严重,釉面不平,颜色也不够白,缩釉坑多,脱釉、露胎多,尤其是大缸大罐几乎没有质量好的。

小件器物一般做得好,比如小个的青花罐,杯,碗,盘子,不但品种多,纹饰丰富,而且一般质量都非常的好,胎细、釉白、青花料的晕散也不严重。

要说蛐蛐罐属于小件器物,应该是胎细釉白的吧,却相反,它和大件器物的用料工艺上是差不多的,这成了一个反例,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它是个养蛐蛐的物件,不用和人用的质量一样啊,宣德皇帝还是挺会过的。

这个蛐蛐罐的釉是典型宣德青白釉,胎是典型明早期的麻仓土,麻仓土在元代和明代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其实很大,经验差的不容易判断,看火石红的表现也能做出区别来。

这个蛐蛐罐用的青花料就是苏麻离青(苏尼勃青)了,我个人是认为元青花叫苏麻离青,不同光线下变色范围大,晕散少不严重,明代应该叫苏尼勃青,不同光线下变色范围小,晕散重,为此还做了很多期视频出来说明,后来我也不再纠结了,叫什么都行,反正大多数人也就看个热闹。

这个罐子的纹饰题材是凤求凰,凤是四条尾巴的凤,凰是一条大花尾巴的凰,画法是典型的明代早期,或者直接叫宣德时期的典型画法。要我说和别的宣德青花瓷比起来,这蛐蛐罐很一般,可是物以稀为贵,物以知为贵,稀有,有名,还有流传已久的皇太后怒死去皇帝不争而毁罐的民间故事,能不珍贵吗?所以它是一件绝世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