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群山环古镇,绿水绕新墙——古为巴蜀重镇的恩阳镇

2025-08-06 14:43 来源:对思网 点击:

群山环古镇,绿水绕新墙——古为巴蜀重镇的恩阳镇

群山环古镇,绿水绕新墙。在川东巍巍的大巴山中,山川秀丽,地灵人杰之处,是极具川北特色的民居群落——恩阳。恩阳,古为巴蜀重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建于南北朝,古称“义阳”,具有一千五百年悠久历史;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上游。恩阳镇是古巴人的聚居区,位于巴中市区西南约17公里处,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弥足珍贵的红军遗迹;被岁月摩挲的石板路,细细诉说着古恩阳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茶坊酒肆、民居楼阁……无处不在的流风遗韵,尽彰显着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见证了恩阳的盛衰起落。

新与旧的衔接

民居门前的神兽

据说,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恩阳古镇有三十七条古街。历经多次人为和天灾毁损,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九条街。恩阳镇现在仍保持着传统的街市格局。错落有致、层叠弯曲的街市,依山势而建;高高低低的石阶,整齐的青石板路,连接起一座座历经风霜的建筑,呈现出古镇独特的风貌。在这些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中,除了这些民居建筑外,还有建于清朝中期的起凤廊桥;桥面青石铺就,根根敦实的廊柱,站立在石拱桥身,撑起木梁和廊檐,为过往行人遮阳挡雨,也为恩阳添上一抹典雅的风情。万寿宫位于恩阳古镇起凤廊桥头,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由当年到恩阳来经商的江西籍商人集资修建,现在里面经营着茶馆。还有文昌阁、禹王宫、武圣宫等代表性古建筑,他们都具有浓郁的川北民居风格。古镇的建筑多以砖、木、石为主体,辅以雕花木窗,古朴典雅,却又不流于形式;或精美,或简洁,又不觉违和。各时期的建筑主体,沿着地势,错落相倚,街巷阡陌,雅俗相映,新与旧不着痕迹的衔接。砖、木、石、瓦的堆砌构建中,植物花卉点缀其间,可谓:瓦上染苔痕,石间留青迹;轩窗立美人,南墙掩幽巷。

瓦上染苔痕,石间留青迹;

轩窗立美人,南墙掩幽巷。

起凤廊桥

万寿宫

古镇从来都是美景与美食相携出场,恩阳自然也不例外:

提糖麻饼是恩阳当地历史悠久的特色小吃,在恩阳传承了五百多年。其做法工序繁复,精细而苛刻;选上等的精面、糯米、大麦、红糖、芝麻、麻油、香油等8种天然原料制成,刚出炉的提糖麻饼浑圆金黄,饼面沾有密密麻麻的白芝麻,焦香酥脆,满口盈香。

提糖麻饼

小炸鱼是用寸许小鱼,裹面入油锅,炸至金黄,外酥内韧,香而不腻,是佐酒休闲的佳品;在老街石桥下经营了数年,当地熟客众多的那一家,逢一、三、五、七老街赶场才有的卖。

小炸鱼

恩阳十大碗是从流水席演变而来,是恩阳经典美馔,有着“十全十美、团团圆圆”的寓意。古镇十大碗,在古镇中大大小小好几家,却不知在热气腾腾的“三蒸九扣”中,品味美食时,是否还有当初吃流水席时的那份惊艳和意犹未尽。

美食罗立

麻辣烫与串串类似,各种荤素食材,在饱含香料和佐料的汤水中沸腾、翻滚,熟后出锅,配上一杯喜欢的饮料;一口咬下,香辣微麻在味蕾间爆开,灵魂仿佛冲上了九重天;再一口饮料下去,轻舒一口气,惊喜地发现——还在人间。

吃麻辣烫时忘了拍照,来一份小酥肉

酸辣粉是较为温和的酸辣,粉条晶莹剔透、柔软且有韧性,汤汁酸辣鲜香。

老街南瓜饼替之

老鹰茶又称老阴茶、老荫茶。采其芽苞、叶片,可泡可煮。茶汤用叶少,出汁多,消暑健胃,是纯天然的代用茶。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老鹰茶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的功效,故又被称为“长寿茶”。

在老街吃的鱼

恩阳的美食之丰富,非三言两语能赘述;主街上三两步便是食店,老街不起眼的转角处也能遇见经年老店;蒸菜、炖菜份量足、价实惠、味鲜美;不同之处在于:古街吃的是名气和排面;老街小巷吃的是经年不变的味道,是生活深处的记忆。

从起凤桥步入古镇,在街市民居之间游走,在时光的喃喃细语中感悟,恩阳的繁华与沧桑、喧闹与落寞历历在现;再次回到恩阳河畔,流水捥衣飘带,依旧对巴山蜀地尽情描绘。古镇、石桥、老街、新城,分布在历史的棋盘上,错落纵横,既罗列交错,又痕迹分明。与起凤廊桥遥遥相对的也是一座古老的石桥,石桥连接起的又是恩阳的另一段故事。

与友人的娱乐拍照

老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