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想当年油田逢年过节发购物卡,我们本地的兴隆大家庭破产了,怀念

2025-08-04 01:49 来源:对思网 点击:

想当年油田逢年过节发购物卡,我们本地的兴隆大家庭破产了,怀念

我是今天才知道这个消息的,

兴隆大家庭破产是11月1号沈阳市人民法院通过裁定的。

我才知道兴隆大家庭干的有多大,是九十二家。原文是:终止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九十二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计划的执行;宣告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九十二家企业破产。

在我们这座小城,兴隆大厦是盘锦的标志性大商场,当年他有多火不得而知,我上班的时候,逛大厦是大家的口头语。

在我们油田,职工也相信这座大商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就走了下坡路,可能是新玛特的加入,还是转型的失败,反正这几年一直改革重组,但是都没能走出困局。

我上一次去逛大厦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旁边的鼎信和大厦合并为一体了,因为大厦一楼大改观,整的我都不知道去哪买宋大房的熟食了,才知道两家合体了。

好像之前也听说,李维龙想破产,但是那么多人的就业,还有地方经济怎么办,所以本地政府不同意,给周转资金,希望能够再镇雄风,没想到最终还是宣布了破产。

我是2005年来的油田,那个时候也是辽河油田最好的几年,

有多好,我想那个年代各地的油田待遇都是相当不错的,就是每一个节日都会发东西,我至今都记得秋天的时候发南果梨和橙子,一个寝室人人都有,离家远也带不回去,不说放坏了,也差不多都干巴了,几乎就是敞开了吃,一箱子那是二三十斤的样子,就是香蕉那个大箱子。

然后我第一次逛大厦的时候很向往,我说啥时候我能在这里随便买东西就好了,每一次去,大厦都是相当多的人,

尤其是过节的时候,宣传单发的人手一份,那一天老多人去抢东西了,

非一般的热闹。

本地还有兴隆二百,兴隆三百,

兴隆四百也在兴隆台区。

康桥的时候,差点让李维龙建成油一城,意思这个大商场就是为油田人服务的,也是因油田兴起的,

建设油一城的时候,就已经不行了,最后也没入驻,外观是井架子的样子,可是名字是橘子广场。

我第一年上班的时候过年的时候就发了一千的购物卡,

那个时候油田职工动不动就会发大厦的购物卡,要不大厦的生意怎么会那么好呢!

不管是大厦的顶楼,还是四百的地下,一到饭点都是吃饭的人,非一般的热闹,现在我感觉都找不到那种画面了。

大厦的炸鸡架,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应该没有人没吃够吧!

真的是石油人的记忆。

听说他破产了,我想知道是彻底的不经营了吗,现在已经黄了吗,关门了吗。

我们本市的公交车,我觉得一半以上都会经过大厦,那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天桥。

这才二十年,我们那个时候我听说还有人辞了油田的工作去大厦上班的,去做经理的,赚的比油田多很多,

即使作为普通职工,也不难想象,兴隆大家庭在盘锦发展的这么好,肯定是得到了油田的照顾。

随着政策的落实,首先是不能发放购物卡了,那么很多普通职工也不舍得去那里买东西了,

上班第一年我就买了399的九阳豆浆机,给我爸妈带回家,现在也在,就是没人用了。

多快啊!谁能想到,一个九十二家的大集团,就这样的破产了,

咱也不知道破产意味着啥,那肯定不是啥好事吧!

对了,兴隆大厦的斜对面还有一个紫澜门酒店,五六年前就不经营了。

李维龙的名下这么多固资,应该也是不差钱的,其实他本人还是创造了佳绩,曾经还上过报纸,商场里的职工还去中央参加过什么比赛拿过奖品。

职工们还经常组织活动,不管是职工还是职工的家属,都很感谢他的。

给职工发的也多。

可最终还是没翻身。

因为油田职工不行了,没有以前那么有钱了。大家也都不舍得花钱了。

作为油田职工,还是很伤心的,

尤其是单位不景气,大厦二十年的路,完了。

单位这些年改来改去,有些改变就是一瞬间的一个政策的事情,

谁也不敢保证以后就能好,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坏的打算,可是又不知道能否承受的住。

那些退休的老职工,应该是最太平的了。

我们这一代四十多岁才是最煎熬的吧!

以前上班,大厦的宣传单你不想看,办公室都有好多份,用来折纸了成了小垃圾盒。

现在竟然很怀念那个时候,下了班,去逛大厦啊!

大厦见啊!

去大厦吃一口。

我们家的家电差不多都是大厦买的,那个时候石油人是对兴隆大厦充满信心的。

谁也没想到它真的就破产了。

李维龙应该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