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西方还在等中国出手,对俄罗斯施压的念头,被中方外长彻底打消了

2025-08-04 01:18 来源:对思网 点击:

西方还在等中国出手,对俄罗斯施压的念头,被中方外长彻底打消了

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搞事情”,把俄乌和谈进度条狠狠往前拉了一大截。2月12号,特朗普和普京通电话,时长将近一个半小时,双方一致决定马上开启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当晚,特朗普又跟泽连斯基通了电话。这一系列操作,欧盟全程被蒙在鼓里。消息一曝光,欧盟惊得下巴都快掉了,紧接着就是满腔怒火,感觉被美国结结实实地摆了一道。

眼瞅着这形势,西方一些人开始动起了歪脑筋,心里琢磨着中国该站出来给俄罗斯施压,好促成俄乌谈判。当地时间2月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慕安会主席霍伊斯根就向王毅外长抛出了一个带“坑”的问题: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影响力不小,现在是不是该加大力度,赶紧结束这场冲突呢?这人还说得特别直白,他说俄罗斯就像中国的“油气供应站”,问中国能不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或者压低俄罗斯对华出口商品价格,通过这种方式向莫斯科施压,让他们麻溜地结束冲突。

王毅外长的回应,那叫一个漂亮、解气!他先强调中俄是邻国,边境线老长了,两国关系经历过风风雨雨之后,建立起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然后直接反问:中俄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要是中国不买俄罗斯的油气,还有哪个国家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油气,满足咱中国老百姓的日常需求?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国家,而且只依赖一个国家供应能源,安全风险太大了。王毅外长还不点名批评美国,说有些国家总喜欢把经贸问题变成政治工具,用来打压中国,这种事中国绝对不答应,毕竟得为十几亿人民的生活和发展负责。

“中国减少俄罗斯油气进口来施压”这说法,打从俄乌冲突一开始就冒出来了。当时拜登政府多次公开要求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还说得特别离谱,声称“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影响全球安全”。但同样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印度,白宫却表示这是印度的主权决定,这种双标玩得那叫一个熟练,真让人瞧不起。

2023年之后,随着七国集团对俄罗斯石油搞出“限价令”,国际能源价格慢慢回落到战前水平,美西方就不怎么提中国进口俄罗斯油气这事儿了,转而把目光盯在中国对俄罗斯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上。直到去年11月特朗普赢得大选,事情又有了新变化。特朗普团队不少核心成员放话,要在能源领域向俄罗斯施压,逼他们结束战争。要是俄罗斯不乖乖坐到谈判桌前,美国就联合欧佩克成员国一起增加石油产量,把国际能源价格压得死死的,让俄罗斯在财政上压力山大。

特朗普这么做,说白了就是想重振美国的能源政策。他增产的石油,除了供应本国和欧洲市场,还眼巴巴地盯着中国市场。这对他来说有两大好处:一是能缩小中美贸易逆差,这可是他一直以来对华的重要诉求;二是能挤压俄罗斯油气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进一步给俄罗斯施压。不过,他这点小算盘,中国早就看得透透的。

从军事战略角度看,俄乌冲突持续这么久,各方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俄罗斯在军事上有自己坚守的战略目标,不会轻易因为外部压力就改变策略。美国在背后煽风点火,就是想通过各种手段削弱俄罗斯,巩固自己的全球霸权地位。欧洲国家则陷入两难,既想保障自身安全利益,又不想完全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而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一直劝和促谈,因为冲突一直拖下去,对谁都没好处,和平稳定才是国际社会共同的心愿。

从国际关系层面看,美国把经贸问题政治化,严重破坏了国际秩序和规则。正常的经贸往来本应该是互利共赢的,可美国却把它当成政治武器,这不仅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也让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度直线下降。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一直扮演着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不会被美国的无理要求所左右。

关于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也存在一些争议。西方一些势力总是想抹黑中国,说中国支持俄罗斯,但又拿不出任何证据。实际上,中国一直努力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危机。2023年2月,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里面包含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个方面内容,为解决危机提供了全面又可行的方案。

总而言之,王毅外长的表态,给美国和俄罗斯都传递了明确信号,也表明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在如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始终站在和平这一边,努力劝和促谈。未来,中俄美三方之间的博弈备受关注,希望各方都能以和平大局为重,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