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农村俗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啥意思?有没有道理

2025-09-28 21:10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农村俗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啥意思?有没有道理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秋分节气,此时天气微凉,温度降低,让人感觉总体比较舒适。对于农作物来说,现在正处于秋季水稻和玉米收割的季节,在广大的北方地区,收获之后对土地进行耕作,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开始种冬小麦了。农村有句俗话叫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应时,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现在还适不适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这句民间俗语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过去农民没有特别准确的天气预报系统,在农作物种植时,也大多是按照节气来进行安排。所以到了什么节气,做什么事情,基本上都是有定数的。过了秋分节气之后,很多农民开始进行小麦的播种,这属于因时而种。而如果在白露节气开始播种小麦的话,因为气温较高,小麦出芽生长的时间过长,到了冬天特别寒冷季节已经长得比较大,可能无法经受寒冷的冬季冻害,而到了寒露节气时间过晚,小麦出芽时间晚,同样也不利于后期小麦的生长。

其次,现在这句俗语可能并不完全适用。因为现在到了秋分节气的时候,农民仍然在进行玉米水稻的收割,而小麦还没有开始种植,一般需要等到10月份,也就是寒露节气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总体上来说,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从大的方面上来讲,现有的数据统计已经反馈出现在全球的气候是在逐年变暖的,这导致冬天寒冷天气时间缩短,让农作物生长变得更加有利。如果提前播种,就会出现前面所讲的那种,到了寒冬季节大雪纷飞,冰冻灾害比较严重时,对小麦造成大量伤害的情况。所以现在小麦种植尽量要稍微晚一点,避免出现严重冻害。

第二,优良抗病抗冻品种不断涌现。过去农作物产量低,对动害虫害的抵抗能力弱,很大一方面是品种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涌现了大量的优良抗病的小麦品种。这些品种不仅在抗病性能上抗冻,性能上更有优势,而且在生长的周期上可能会更缩短一些。这也要求小麦在播种时尽可能选择时间晚一点,错开前期高温季节。

第三,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延后。大家都知道,现在大部分的农民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种地的农民非常少,一到了农忙季节,农村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就非常的凸显。特别是到了秋冬天,一方面要忙着收割粮食,另一方面又要开始跟做平整土地开始冬小麦的播种。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将播种的时间稍微后延,才能确保整个秋收农忙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所以总体上来说,这句俗语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以及播种实际需求下,可能并不一定完全适用。当然这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农作物的生产播种要与时俱进,我们的民间俗语也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农民。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