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在抗美援朝时期让美军都害怕的松骨峰战役

2025-09-22 14:37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在抗美援朝时期让美军都害怕的松骨峰战役

你知道抗美援朝战争吗?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但是你知道在这场战争中你知道哪场战斗让美军最为恐惧吗?那就是松骨峰之战,那么究竟在这场战争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让美军最为恐惧?这场战争的结果又是什么?本期视频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松骨峰之战背后的故事,麻烦您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接着往下看,在这场战斗中,第三十八军下属三三五团第三连为了阻击南逃的联合国军,在松骨峰地区独自阻击数十倍于己的敌军,直至志愿军大部队赶到。至今美军方面还在反思,为何己方部队在飞机、大炮与坦克的支援下,连续攻击半天时间,也没有拿下只有一个连驻守的松骨峰。

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八日,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百一十三师占领三所里、龙源里,将西线联合国军的退路切断。为避免被包围全歼的命运,美军第二师、第二十五师、南朝鲜一师开始全速南撤。为确保第二次战役能够取得全胜,彭德怀总司令要求一百一十三师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三所里、龙源里两地,为北方的大部队争取时间。但一百一十三师师长江潮却少见地主动向后方请求援军,因为在二十八号当天一百一十三师刚进入房间,就遭到南方敌军大部分的进攻,大部分兵力都被拖在了阵地上,无法封堵东北方向的缺口松骨峰。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与副司令韩先楚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命令距离龙源里最近的一百一十二师无论如何必须派出一支部队进入龙源里书堂站、松骨峰两地进行防御。一百一十二师长杨大义接到这个命令后,第一反应就是带着警卫连自己上,因为此时他已经没有可以调动的部队了。就在他准备出发时,三三五团团长范天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三三五团并未按照命令前往后方休整,而是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就像龙源里方向前进,马上能抵达目标地点。

由于松骨峰本身是一个并不大的山头,所以范天恩将一营派往松骨峰周边,沿着公路一字排开,准备依托松骨峰以及周边高地对南逃的敌军进行阻击。其中三连的位置是最靠北的,也是第一个接敌的部队,三连前脚刚刚登上阵地,后脚敌人的侦察兵就抵达松骨峰外围由于时间紧迫,三连只能依托遗留下来的堑壕向敌人发起攻击。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三十日早上六点三十分,松骨峰战斗的第一枪打响了。很显然,敌人的侦察兵并不打算与三连缠斗。遭到射击后,敌人立刻后撤,将十几具尸体留在了阵地外。突然,三连连长看见不远处的公路上掀起大片烟尘,数十辆搭载着步兵的卡车在两辆坦克的掩护下,正沿着公路向松骨峰驶来。那是在军隅里遭到第四十军打击刚刚撤下来的美军第二师。经验丰富的三连长制止了即将开枪的战士们,因为此时双方还有一段距离,现在开枪的话,敌人的坦克就可以毫无阻碍地向他们射击,要等敌人靠近了再打,这样敌人坦克为避免误伤,就只能等步兵散开后再开火。第一轮交战,由于敌人毫无准备,三连战士很轻松就把乱成一团的敌军击溃,但接下来的战斗就不会那么轻松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美军一定会进行长时间的炮击后,派坦克与步兵队阵地发动冲锋。相对于战士们的紧张,三连长与老兵却显得非常坦然,甚至有闲心在敌人发动进攻的时候为战士们解释战局。通往松骨峰的道路又陡又窄,敌人的炮火再猛烈,他也得派步兵上来争夺阵地。只要我们能抗住炮击,等敌人开始爬山,就是我们打靶子的时候。在美军一侧,第二师的军官看着并不高的松骨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命令炮兵加强火力密度,同时命令步兵组成敢死队,顶着友军的炮击,向松骨峰发动进攻。两个小时内,美军就像松骨峰发动了四次冲击,但都被三连击退。

不过,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由于时间紧迫,三连并未挖掘新的掩体,在敌人长时间的轰击之下,部分防炮洞出现垮塌,将一些战士掩埋了。注意到这一情况后,部分战士急火攻心,准备冲出掩体与敌军战斗,并尝试救出被掩埋的同志,但他们很快便被经验丰富的老战士制止。老战士呵斥道,全体都老老实实地坐好,敌军火力太猛,现在冲出去就是个死,在老战士的呵斥下,激愤的战士们只能强忍怒火,老实的坐在掩体中等待炮击结束。十一月三十日上午,美军发现小部队无法攻克松骨峰,于是不顾地形狭窄等因素,扩大了进攻部队的规模。两个连的美军步兵在坦克、大炮与飞机的掩护下,开始朝着松骨峰发动进攻,试图以人数优势压倒志愿军。只是人数优势并不足以抵消地形带来的劣势。美军军官痛苦地发现,每次步兵开始攀登山坡,负责火力支援的坦克就只能停火,不然很可能会击中友军。美军步兵只能在空荡荡的山坡上一边开枪射击,一边祈祷自己不会被子弹击中。但此时美军第二师也顾不上这些了,北方的志愿军大部队正在全速向南进攻,如果不攻下松骨峰,打开向南向西撤退的通道,那就不是几百名士兵死亡的问题了,整个师都可能被志愿者淹没。

于是,在两个小时内,美军士兵在军官的怒吼下,朝着松骨峰阵地发动了五次冲锋。美军在整个上午像松骨峰发动了超过六次进攻,但每一次都被志愿军击退,这让美军方面对志愿军的兵力产生了误判。所以美军下定决心,准备以车轮战与人海战术消磨志愿军的体力与兵力。十一月三十日中午,负责殿后的美军第二十五师南朝鲜一师抵达战场,让美军有了更加充足的兵力。随后,美军就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向松骨峰发动进攻。由于地形狭窄,从志愿军的视角看去,美军士兵的身影几乎占满了整个山坡。为了进攻顺利,美军第二师还调来了数十架飞机,用炸弹覆盖了整个松骨峰,当火焰开始熄灭的那一刻,四百名美军分成三个波次冲向三连的阵地,美军如同海浪一般反复向阵地发动进攻。战士们刚刚击退一波,几分钟后,下一波美军士兵又冲了上来。经过两个小时的血战,三连最终击退了美军发动的进攻。恼羞成怒的美军再度调集炮兵朝着松骨峰开始倾泻弹药,并且这一次的炮击时间格外长,轰炸整整持续了四十分钟。量变引发质变,这次长时间炮击为三连战士带来的伤害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由于长途行军与持续战斗带来的疲劳,加上炮击带来的心理压力,一些战士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打算不顾一切的冲出去与美军搏命。还有的战士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呼吸闭塞症状,不但难以呼吸,还在几分钟内因为缺氧而昏迷。

但美军并不打算给三连喘息的时间,在炮击的过程中,美军再度组织好一个步兵营准备发起进攻。随着最后一发炮弹落地,数百名美军再次冲上阵地,准备一举拿下松骨峰,为大部队打开向南撤退的通道。此时三连已经没有多少弹药了,很多战士打工最后一颗子弹后,拔出刺刀,准备拼死一搏。根据幸存战士的回忆,连长与副连长此时已经牺牲。指导员发现子弹打光后,立刻拔出刺刀,拿着仅存的“光荣弹”冲进敌人的队列中,与数名美军同归于尽。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其他打光子弹的战士也拔出刺刀,与冲上阵地的美军士兵肉搏。随着战事接连拉响炸药包或手榴弹,美军最后一次攻击被击退了。看着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尸体,美军军官彻底放弃突破松骨峰,转而开始全速向西逃跑,希望这样能让他们逃出志愿军的包围圈。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松骨峰阵地上只剩下了六名幸存的战士。

与此同时,在志愿军总司令部中,彭德怀看着地图激动地喊。好好好好,包饺子,三十八军不辱使命啊,听到这一消息,司令部内所有人都无法按耐住心中的激动之情,纷纷鼓掌,高声叫好。随后,彭德怀总司令要来一张纸,开始撰写发给三十八军的表彰信,并在这封信的结尾写上了一句注定流传千古的名句,第三十八军万岁,松骨峰阻击战结束后,负责阻击任务的三连只剩下六名幸存者,联合国军则付出了超过六百人的代价。同时,因为志愿军一直控制着松骨峰,这就让向南逃走的西线敌军必须向西撤退,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志愿军的沉重打击。本期视频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志愿军的顽强拼搏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记住他们的牺牲,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对于松骨峰之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