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简版政府工作报告来了,今年杭州要干9件大事

2025-09-22 14:28 来源:对思网 点击:

简版政府工作报告来了,今年杭州要干9件大事

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

今天上午9时,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市长姚高员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去年,全市生产总值18753亿元,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1亿元、增长2.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7043元和45183元,分别增长3.1%和5.8%,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1;连续16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全球创新指数城市排名跃升至第14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地铁三期建设圆满收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16公里、居全国第六,城市快速路全面成网、通车里程达480公里。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开启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蝶变跃升新实践、推动城东智造大走廊迈出新步伐。

一年来,我们着重打了“八场硬仗”

(一)打好疫情防控硬仗,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打好经济稳进提质硬仗,高质量发展基础有效夯实。

(三)打好科技自立自强硬仗,创新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四)打好改革攻坚硬仗,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五)打好亚运筹办硬仗,城市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六)打好文化软实力提升硬仗,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七)打好绿色低碳转型硬仗,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魅力彰显污染防治持续攻坚。

(八)打好保障改善民生硬仗,幸福美好生活共创共享。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力打好经济翻身仗和亚运攻坚仗,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率先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和现代化路径,在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中展现头雁风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城市范例。

2023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今年重点做好九方面工作——

(一)全力打好经济翻身仗。

深入实施政策绩效提升行动。安排 480 亿元用于新出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8方面64 条措施,实施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专项政策。

深入实施项目促进提速行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力争工业投资1100亿元。安排投资10 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77个。

深入实施消费激活提振行动。开展“免费游杭州”“宋福杭州年”等活动;一季度全市国有A级收费景区首道门票免费,鼓励非国有A级景区免费开放。

深入实施拓市场抢订单引外资行动。组织150个外贸团组,参加100个以上境外展会,实现出境企业3000家,新增外贸订单1000亿元。

(二)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水平重塑数字经济第一城。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5%。

加快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五大产业规模分别突破8000亿元、1200亿元、6500亿元、1700亿元、2200亿元。

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积极创建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520”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

发展壮大一流企业梯队。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0家、省隐形冠军企业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0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家。

全面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全面启动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招引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带动城东智造大走廊加速崛起。

(三)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1个国家实验室和2个大科学装置建设。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

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快西湖大学三期建设,支持西湖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开工国科大杭高院主校区。

加快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新引进“西湖明珠工程”顶尖人才培育对象15名,新引育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各150名,新引进 35 岁以下大学生35万名。

(四)全力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谋划出台新一轮试点改革事项。

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500亿元。

大力支持平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鼓励平台经济二次攀登、扎根杭州、做大做强。深化与重点平台企业战略合作。

(五)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西湖世界爱情文化公园建设。

打造文化文明品牌。全力创建第一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入开展“做文明使者,迎亚运盛会”文明好习惯养成等十大专项行动。

增强文化产业实力。谋划打造世界级旅游乐园,培育3家千万级核心大景区。

(六)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和开放水平。

高水平办好亚运盛会。向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新增群众身边体育设施300处以上、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35.4万平方米以上,举办赛事活动1500场以上。

高起点规划城市空间。加快构筑“一主六辅三城”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

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地铁四期全面开工。开工建设钱塘高铁站;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40个,新建改建城市公园60个。

高标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 26个执法领域制定“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告知承诺清单。

高质量推动对外开放。促进杭州都市区同城化、夯实杭州都市圈基本盘。

(七)全力打造全域美丽新杭州。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88%、PM2.5平均浓度低于28微克/立方米。率先建成国家级无废城市。

加强生态修复。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申报,启动第二植物园建设。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建德打造浙西储能中心。

(八)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初步遴选形成13 件民生实事——

1.“抚幼育苗”在杭州;

2.“稳岗乐业”在杭州;

3.“银龄关爱”在杭州;

4.“弱有众扶”在杭州;

5.“‘救’在身边”在杭州;

6.“舒心就医”在杭州;

7.“安居频新”在杭州;

8.“美好家园”在杭州;

9.“低碳畅行”在杭州;

10.“一路畅通”在杭州;

11.“绿地碧水”在杭州;

12.“强文健体”在杭州;

13.“除险保安”在杭州。

持续推进“扩中提低”改革。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新增家庭养老床位4800张,创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新增托位5000个、其中普惠托位3000个。

新建成中小学和幼儿园72所、新增学位6.1万个。完成回迁安置2万户,发放公租房货币补贴8万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间),筹建共有产权住房1万套。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东部地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0万元,西部地区75%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

(九)全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稳妥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确保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转。。

织密基层平安网。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

深化韧性城市建设。整体推进城西南排、西险大塘、海塘安澜三大工程,完成 113 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橙柿互动记者 汤晨琛 周辰璐 邵婷

摄影 江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