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最美乡村行:“爱情村”的前世今生(一)

2025-09-18 08:43 来源:对思网 点击:

最美乡村行:“爱情村”的前世今生(一)

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它的名字,源自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董永与七仙女的浪漫爱情,作为槐荫村的文化符号,在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记忆深处流传,今天,村民更善于把神话的意境转化为现实的美好。

传说中,七仙女和董永在此相见,槐荫村因此声名远播,据考证,它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是我市罕见的古村落。如今,这里是我市最美乡村,它宛如一只蝴蝶,破茧成蝶、完美蜕变,一个小山村旧貌换新颜。今天的节目,就让我们追寻美丽的传说,感受槐荫村的独特魅力。

门廊、灯笼、指示牌,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而一条长长的直通村委会的柏油路,又显示出了它的现代化。

采访当天,村委会来了一位“常客”,了解之后记者得知,这位老人是前任老支书——姜斗珠,虽然已经70岁了,本该在家乐享天伦,但是在他心里,始终没有把自己当成“闲人”,村里有大事时他依旧积极参与,看着如今槐荫村旧貌换新颜,他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我们虽然退了,现在的村两委会班子继承我们美好的想法,把我们好的目标、好的想法不断的发扬光大”,谷阳镇槐荫村老支书姜斗珠说。

姜斗珠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走过30个春秋,槐荫村从贫困村变成小康村,再到如今的旅游文化名村,离不开他的努力与奉献。

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董永和七仙女定情于此。

与美丽的传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中,槐荫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世代靠耕种过活。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村集体还背着近8万元的负债。

因为穷,村里发不出工资;因为穷,老百姓怨声载道;因为穷,村里想为老百姓谋福祉比登天还难。要致富、要让村民幸福,就必须要摘掉贫困的帽子。看着村里唯一一条通往集镇的土路,姜斗珠决定先修路。

后来,这条路多次翻修变成水泥路,又拓宽改造变成如今的柏油路,而深深烙印在姜斗珠记忆深处的,还是最初的那条村民们亲手铺就的“希望之路”。

2

路通了,项目进村了,村集体的账户上渐渐有了富余。钱到底怎么花?“绝不用在迎来送往上。”村委会定下“铁律”。这些年,槐荫村有了柏油路、通了水电,建起了活动中心、槐荫农民公园,槐荫村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记者:张曼 宗刚

编辑:蒋依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