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华为裁员千人任正非却不知情的原因我找到了

2025-09-04 17:13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华为裁员千人任正非却不知情的原因我找到了

华为裁员千人任正非却不知情的原因我找到了

一.序言

2020年4月28日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通讲话之前引爆过整个互联网。

当时全网都在热议这个问题,我本人当时也是挺好奇。 毕竟很多公司总人数都没有1100人,而华为一个部门裁员了1100人,将近65%的人离职,按理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了。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居然连任总本人都不知情。当时对这个事情不是很了解,所以就不发表评论了。

最近,在总结了各方面的信息后,我感觉是时候给大家再来理一理这个事了。

二.具体是哪个部门被裁掉了1100人?

中文名叫项目财务,英文名叫PFU。

在华为公司的体量变得越来越大后,业务和财务经常会存在很大的沟通成本。于是任总就成立了这个部门。最主要的任务是负责业务和财务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

三.为什么被裁了1100多人,总裁甚至会不知道?

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个人的理解是有点像游戏战队里的数据分析师。他既不是选手,也不是教练,而且经常不会走到前台来。一般来说,一个战队的选手和教练不管是来去都会发个通告。而一个战队的数据分析师如果走掉的话,很大概率是不但外人不知道,甚至连战队很多内部人士都不知道。

xx战队有这么个人吗?

而PFU是华为新成立的部门,具体的业务应该怎么进行,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大家也很迷茫。因为PFU部门大多数都是财务部门出身,而且很多人也是刚出校门,对业务这块了解的也不多。所以,当他们跑到业务部门去的时候,由于缺乏很多基本的业务知识,会闹出很多笑话。用华为业务人员的话来说就是,

PFU就是个算账的,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甚至连账都算不好。

当PFU部门的人在业务那块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有时候想找财务那块诉诉苦都不行。因为本质上项目财务虽然也算账,但是严格来说,财务并不是他们的娘家。 因此,PFU就很尴尬的处于一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华为近几年可谓是处于风头浪尖,能进华为的,大部分应该都算是精英了。这批人看着同样是进华为的,不管是做业务的还是做财务的,都进步的都飞快,而自己做PFU的,原地踏步不说,甚至还有被优化掉的可能。大家都是天之骄子,我大学甚至可能比你还要好,凭什么我就要受这份气呢?所以,自然而然就会用脚投票,选择出走了。

四.走的人都去哪里了?

我打听了下,主要以下几个方向。

1.嫁人

大家都知道,做财务这块的妹子比较多,当然华为财务那块妹子多不多我就不清楚了(毕竟都说华为是个和尚公司)。一般企业的合同都是签3-5年,所以,一个妹子如果大学毕业就在华为干了3-5年的话,那是刚好就处于一个婚育的黄金年龄。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名牌大学毕业,又在全国知名企业工作干了3-5年,还是学财务的妹子。这样的女孩放到相亲市场上会有多抢手?反正笔者所在的苏南某小城市,这样的妹子你来多少我要多少,而且男方条件基本都是非富即贵。 所以,一边是在企业里不得志,一边是嫁个好人家,很多妹子的选择就自然而然了。 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某日和某二代一起双排。二代抱怨家里人又在逼他相亲,然后我就说,我认识一个在华为上班的妹子,条件还不错,要不你们两试试?他说,咋试啊,我说那简单。 于是游戏里给某妹子发了一条消息 “来一个瑶,野王直接带飞!”妹子看到后瞬间上车! 和他们排了两把后,我借口手机没电了就下了。后来的事,你们都懂。

(网上流传的华为客工部妹子图)

2.转业务

是的,项目财务首先就要对业务这块有基本的了解,因为你不了解业务的话,你的工作就完全无法展开。而有些项目财务熟习业务的时候,被业务部门发现,实际上他更适合业务这块,于是就把人给留下了。比如某萌新刚到某地,熟悉业务练手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团队谈了快一年都搞不定的业务瞬间搞定,整个团队在目瞪口呆之余,直接就把她给强留下了。之后她想回PFU都回不去了,人不让她走了。

这有点像《亮剑》里,李云龙给某部队打支援,结果打完之后想回老部队人家不让你走了。 也有点像教练教选手打游戏,选手不服,说你行你上,不行别BB。然后教练就自己上了,最后还夺冠了的故事。

3.转回财务

本来就是财务出身,发现项目财务干不下去了,所以直接回财务部门,做一个专职财务。大多数情况下,基本都是可行的,也是应当的。

天天说我就是个算账的,行,那我就把账算好,老娘还不伺候了!

专业财务就该干专业财务该干的事。

4.转IT

这个故事我严重怀疑其真实性,所以大家千万别当真。据说某大神,财务出身,知晓业务,自学IT,不知道部门大佬哪里听来的消息,直接感慨,“人才难得!”然后就挖走了。

五.PFU部门难道就没干过一件正事?

根据华为内部员工的说法,有一个案例是,华为的设备在搬迁的时,有时候会需要用到直升飞机。以前是每搬迁一次就叫一次直升机,某PFU员工到任之后,做了一下统筹,统一把需要用到直升机飞机的设备集中安排,就这么一件小事,整个项目就节省了将近400万欧元的成本。

我刚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觉得,哇这个人是个人才啊,一个小CASE,就省了这么多钱。不过后来我细想了一下,发现不对。难道这不是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的华罗庚的统筹学吗?先烧开水后洗茶壶,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还值得出来说?

实际上,这确实是值得一个说道的事。要知道,国外和国内是完全两种状况的存在。有时候在国内看起来办起来很简单的事,可能到了国外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状况了。

比如,在南美的时候,直升飞机可能要跨越几个黑帮的地盘。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几个老大的利益如何安排,怎么安排才不会导致几个老大火并,而你又可以置身事外?

在非洲,直升飞机可能会遇到恐怖分子威胁,也许你坐在直升飞机上的时候,对方的RPG已经瞄准了你,遇到这种情况,你又应该怎么解决,或者说有哪些应急方案?

在欧洲,直升飞机可能会遇到超时的问题,所以加班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你就要准备做好和公会打交道了。

国外离大家比较远,可能大家会比较陌生,那么我就举一个国内的例子好了。 平时大家接触的快递比较多,所以我就以快递为例子,比如说一个快递要发到江苏省的太仓市,那么应该怎么走才能最省时间和省钱呢?

按照一般的经验来说,绝大多数省份的物流中心都在省会城市,然而江苏省的物流中心却并不在南京,或许你还会说苏州,然而当你知道江苏省最大的物流集散地却是无锡时,你肯定会感到很意外,对吧?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包裹你发到太仓,你选择走南京的话,等于多了一道流转的手续,还耗费了时间。直接到无锡中转才是速度最快的。

当然,如果你对物流还有足够的了解的话,你就会明白,发到太仓的包裹,走无锡并不是最快的,走上海才是最快的。因为太仓更加靠近上海北方物流集散中心。包裹从上海送去太仓,价格甚至要比从江苏省省内中转还要便宜的多。

回归正题,项目财务,也就是PFU,本质上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的在保证业务基本运转的前提下,更加的省钱和更加的快速。他不但需要有足够的财务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要对整个业务的基本逻辑运转有十分清醒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保障整个业务运行的情况下,给出足够权威,以及可执行度非常高的方案,然后才能得到业务,财务两大部门由衷的佩服与赏识。

曾经有个妹子抱怨,说自己刚去业务部门的时候,很多问题问业务,业务也不说,还经常发脾气。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 这就好比一个钻石的妹子问巅峰赛2000分的大神:

瑶又简单又强,为什么你不玩也不让我玩? 鲁班大师是什么?我只知道鲁班,这个小短腿,我每次都和打的有来有回。 杨玉环,孙膑,不是演员才拿的英雄吗,为什么要BAN?

在你没有足够游戏水平的情况下,和你解释一些游戏内的现象,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因为确实会存在下面这种现象:

“问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会,不会你又不学,不学你又要问”

当项目财务没有足够的业务知识的情况下,很多问题根本解释不清。听说某妹子一套十三连问,直接把一个大神气到住院。(扶我起来,我还能答!)

六.结语

回到开头,说是说裁员,实际上是正常的企业员工流动(毕竟正常离职也能拿到N+1,这个也算是裁员了)。平时都是一点点,今天2个,明天3个这种。

只是等大老板发火了,大家才发现这个部门居然走了这么多人!当然更多人的反应则是

我们公司还有这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