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被大V一再造谣、侮辱的江秋莲,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2025-07-22 03:40 来源:对思网 点击:

被大V一再造谣、侮辱的江秋莲,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江秋莲的女儿江歌,那个在2016年日本留学期间被刘暖曦(原名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无情夺去生命的年轻女孩,让江秋莲的世界瞬间陷入无尽的黑暗。从那时起,江秋莲便踏上了一条为女儿维权、追责的漫长且艰难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她不仅要承受失去爱女的锥心之痛,还要面对网络世界中如潮水般涌来的质疑、造谣甚至侮辱。

01

募捐还是诈捐的争议

原本,募捐是为了筹集赴日诉讼及处理女儿后事的必要费用,却意外地成为了江秋莲被部分网民和大V口诛笔伐的焦点。她通过微博、轻松筹等平台发起募捐,共筹集了数百万元的善款,并详尽地公开了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

即便如此透明公开,仍有人肆意散布“诈捐”的谣言,甚至夸大事实,将其称为“建国以来最大的诈捐案”。这些无端的指责像巨石般压在江秋莲的心头,但官方最终的调查结果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证明了她的清白。

02

隐私被狠扒,连逝者都没放过

除了募捐引发的争议,江秋莲的隐私也遭到了无情的挖掘和攻击。她的户籍信息、家庭状况被恶意曝光,甚至被歪曲解读为“隐瞒生育”、“道德败坏”。

更令人心碎的是,女儿江歌的遗体局部照片也被无情泄露,这无疑是对江秋莲的又一次沉重打击。她悲痛欲绝,怀疑这一切都是刘暖曦方所为,并已毅然报警,誓要追究到底。

在维权的过程中,江秋莲的一些做法也引发了外界的争议。她勇敢地公开与刘暖曦的纠纷细节,起诉那些诽谤她的人,甚至尝试通过直播带货来筹集更多的费用。然而,这些行为却被一些网民指责为“过度消费女儿之死”。但江秋莲的支持者们深知,高昂的诉讼费用和刘暖曦一方的不断挑衅,迫使她不得不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03

失独群体的边缘化

江秋莲的遭遇,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无数失独家庭的缩影。中年丧女后,她不仅要承受情感上的巨大创伤,还要面对经济上的重压和社会关系的断裂。而网络舆论的撕裂更是让她的私生活与这一公共事件紧密捆绑在一起,使她成为了攻击者的众矢之的。

尽管法院多次判决支持江秋莲,但仍有一部分网民选择盲目相信谣言,对司法公正提出质疑。这种态度深刻地反映了网络环境中“真相”与“立场”的严重割裂。即便法律已经给出了清晰的结论,仍有人固执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谣言来维护自己固有的认知。

江秋莲案背后所折射出的,是网络暴力的无情和失独群体的边缘化。谣言传播者们利用公众对“善款滥用”的敏感心理,刻意制造对立情绪,却忽视了事实核查的重要性。同时,超百万失独家庭在舆论场中的弱势地位也愈发凸显。他们的痛苦被肆意消费,却难以获得应有的系统性支持。

80/90后的父母,在失独群体中占大头。巅峰时高达2.23亿的80后,截至2024年已降至2.12亿。80/90后独生子女比例很高,数字背后,对应的是上千万失独家庭。

04

“我们网暴你,你怎么敢还嘴”

公权力与隐私保护的边界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地方政府在调查中公开了江秋莲的户籍信息,虽然是为了澄清谣言,但也引发了公众对公民隐私权的深切担忧。如何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江秋莲的抗争,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所有在悲剧中苦苦挣扎的受害者家属。她拒绝沉默,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成为了网络暴力下的坚强斗士。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悲剧中维护个体尊严、构建对受害者家属更具包容性的舆论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正如法院判决书所言:“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只有法律与道德共同守护的核心价值才能抵御恶意与偏见的侵蚀。

05

官方调查和通报,还堵不上他们的嘴

2月13日,山东青岛即墨区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反映江秋莲求助捐款涉嫌诈骗与事实不符。同时,调查组还对江秋莲名下关联企业及涉税问题、使用POS机代刷套现问题、获得王家官庄村回迁房问题、侵占“五保户”宅基地及隐瞒另育有一子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均未发现问题。此外,调查组还对王某杰为职业放贷人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网传图片系原告上诉的陈述内容,不是法院查明确认的事实。

时至今日,造谣者没有任何反应,江秋莲和逝去的江歌,能等来一个道歉吗?我觉得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