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医生直言:若每天坚持过午不食,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这几种变化

2025-07-02 22:32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医生直言:若每天坚持过午不食,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这几种变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人说,过午不食是养生的好方法,能让身体更轻盈,精神更清爽;也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容易损害健康。

到底每天坚持过午不食,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从古代修行者的习惯到现代流行的“轻断食”,减少晚餐甚至完全不吃晚饭,一直被认为能让人“减负”,让肠胃得到更好的休息。但这种方式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长期坚持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有人尝试过,有人深受其害,也有人从中受益。

好处:肠道菌群发生改变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人体的肠道就像是一个生态圈,里面的细菌数量远远超过人体细胞总数,而这些微生物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况。

长期坚持过午不食,意味着晚上不再进食,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相当明显。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有一个独特的“昼夜节律”,某些有益菌在夜间会大量繁殖,而进食会打乱这个节律,让有害菌趁机壮大。

对于有慢性炎症,比如关节炎、湿疹、胃炎的人来说,过午不食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有害菌减少,肠道屏障功能增强,炎症水平可能会降低。

一位长期患有慢性胃炎的中年男子,在尝试过午不食三个月后,明显感觉胃部的不适感减少了,饭后胃胀的情况也改善了。

他原本以为不吃晚餐会让胃更难受,结果反而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当然,这种好处并不是适合所有人。

有些人天生肠道菌群平衡较差,或是长期服用抗生素破坏了菌群环境,突然过午不食,反而可能加重肠道问题,比如腹泻、便秘交替发生。

所以,这种饮食方式并不是“万能钥匙”,更不能随意照搬。

坏处:胆结石风险上升

很多人以为,少吃一顿饭,胆囊也能得到休息。其实不然,人体的胆汁分泌是和进食密切相关的。

正常情况下,每次吃饭后,胆囊会收缩,把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脂肪。

如果长期过午不食,胆囊的“使用频率”减少,胆汁会在胆囊内长时间滞留,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最终导致胆结石。

一位30多岁的办公室白领,因为工作忙,经常从午饭吃到第二天早晨才进食,结果几年后体检发现胆囊里已经长了几颗小结石。

医生告诉他,胆汁长期淤积,胆固醇沉积,就像水塘里的淤泥一样,久而久之就成了结石。

研究表明,每天进食少于两次的人,胆结石的风险比每天吃三顿饭的人高出40%以上。特别是女性、体脂较高、长时间久坐的人,胆结石的风险更高。

所以,想通过过午不食来养生的人,最好先看看自己是否属于胆结石的高危人群,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坏处:影响深度睡眠

很多人以为,晚上不吃饭,肠胃“空着”睡觉,身体会更轻松,睡眠质量会更好。但其实,过午不食对睡眠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复杂。

人体在夜间会进行自我修复,而这个过程需要稳定的血糖供应。

如果长时间不进食,肝糖原消耗殆尽,血糖水平会降低,身体就会启动“备用方案”——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以维持血糖。

但问题是,这些激素会让人保持警觉,导致夜间容易惊醒、多梦,甚至凌晨四五点就早醒,再也睡不着。

一位长期坚持过午不食的中年女性,经常在半夜三四点醒来,精神焦虑,甚至出汗。她以为是更年期的问题,直到后来调整饮食,晚上加了一点食物,比如一小把坚果,睡眠才恢复正常。

研究发现,长期低血糖状态的人,夜间分泌褪黑素的能力会下降,而褪黑素正是促进深度睡眠的重要激素。

简单来说,过午不食可能会让人更难进入深度睡眠,长期下来,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情绪波动都会出现。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夜里经常醒来,早晨起床后感觉疲惫,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因为饮食不当影响了睡眠。

坚持过午不食的人,往往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身体更健康,但身体的运作并不是简单的“吃多了就坏,吃少了就好”这么简单。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盲目追求某种饮食方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老人如何正确饮食,避免过午不食的弊端?

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不仅关系到营养摄入,更直接影响到身体各个系统的运作。

很多人上了年纪后,消化功能下降,胃口变差,甚至有人觉得“过午不食”可以减少肠胃负担。但实际上,老年人更应该注重饮食的合理性,而不是极端化。

许多老人夜间容易醒来,甚至出现头晕、心悸、盗汗的情况,很多人误以为是心脏问题,其实可能是血糖过低导致的。

老年人的糖代谢能力下降,长时间不进食容易造成血糖波动,而过午不食会让血糖在夜间长时间处于低水平。

一位70岁的老人坚持过午不食半年后,夜间醒来的次数明显增多,白天也容易犯困,甚至有时头晕站不稳。

后来,医生建议他晚上适量吃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一小碗燕麦粥或一个水煮蛋,结果睡眠质量改善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对于老年人来说,与其完全不吃晚饭,不如适当调整进食时间,比如将晚餐提前到下午四五点,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既能让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又能避免夜间低血糖带来的风险。

胆结石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特别是长期饮食过于清淡、脂肪摄入不足的人,胆囊反而更容易出现问题。

胆汁的分泌需要食物的刺激,如果长时间不吃东西,胆汁就会滞留在胆囊里,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所以,老年人不要害怕吃脂肪,关键是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并搭配合理的饮食时间,让胆囊保持规律的收缩和排空,减少胆结石的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每天过午不食的行为习惯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马垚.60岁以上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谵妄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临床肝胆病杂志,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