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冬:赤子之心长留大地
赵晓冬:赤子之心长留大地
他从警26年,以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值庭、押解、安检这些平凡的工作,从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他两次智擒歹徒,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彰显人民警察本色。
他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总是挺身而出,在扫黑除恶、执行攻坚、抗洪抢险等重大行动中勇当先锋。
他高大威猛,又憨态可掬,侠骨柔肠,不论日常接待群众,还是参与信访工作时,都悉心倾听群众的呼声,让群众感受到法院的温暖。
他两次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扎根基层,不辞劳苦,亲历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
他就是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警长赵晓冬。2022年5月13日,赵晓冬突发疾病,不幸逝世。45岁的生命定格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长留在凤台县杨村镇前圩村的大地上。
急难险重勇担重任
1996年,19岁的赵晓冬从体校毕业后,成为淮南中院一名法警。怀着对司法警察职业的热忱,赵晓冬勤学苦练、严于律己,很快成为一名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骨干。
押解、值庭是法警的主要工作。赵晓冬心思缜密,每次执勤都要提前制定计划。从法庭的照明设施,到提押被告人当天的天气状况,赵晓冬都要提前了解。从警26年来,他带队值庭1600余次,押解、看管人犯1800人次,负责多起重大庭审现场警卫工作,从未出现安全保卫意外事件。
2018年起,赵晓冬参与全市法院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他制定押解及庭审安保预案,从警力配置、人员分工、车辆安排、警械装备、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周密部署,预先演练每个环节。“从市看守所到法院,十几公里的路,冬哥不知跑了多少趟,他连每一个关键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都做到心中有数。”法警俞飞说。
2018年4月起,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部署全省法院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赵晓冬加入执行团队,参与执行攻坚。执行工作经常起早贪黑、走南闯北,赵晓冬便在办公室备好小行李包,里面装着充电宝和简单洗漱用品,以备随时出发。3年时间,他协助办理各类执行案件326件,扣押、查封财产241次,拘传、拘留87人次,执结诉讼标的额4000万余元。
智擒歹徒侠骨柔情
淮南中院许多干警都记得20多年前赵晓冬两次智擒歹徒的故事。
2001年11月5日晚8时,赵晓冬在到法院值班途中,发现三名歹徒正对一名男青年行凶,男青年拼死护住自己怀里的包。一名歹徒见抢夺困难,就亮出了刀。赵晓冬见状不由分说冲上前去,用自己手里的饭盒砸向持刀歹徒。其他两名歹徒见状刚要反击,看到赵晓冬身穿警服,身材壮硕,怒目圆睁,满脸威严,放弃了行凶念头,转身就跑。赵晓冬将持刀歹徒牢牢控制住,扭送到最近的派出所。
2002年2月21日晚9时许,下班回家的赵晓冬又遇到一起抢夺事件。一名男子抢夺一位女青年的背包,还对她拳打脚踢。赵晓冬挺身而出,轻松制服了歹徒,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处置。
因为两次智擒歹徒的壮举,淮南中院专门发文通报表扬赵晓冬,为他记三等功。
赵晓冬常年在诉讼服务大厅值班,始终热情接待当事人。特别是婚姻家庭纠纷,有的老人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来法院寻求援助的,赵晓冬耐心排解他们心中的不平,把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安抚好,把他们送出法院大门,送上公交车后才放心离开。有的信访人中午不愿离开法院,赵晓冬就陪在旁边耐心劝说,有时会把自己从食堂打的午饭让给信访人吃。
2017年8月和2021年3月,赵晓冬两次被选派至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参与信访接待工作。在维持好现场秩序的同时,他协助法官积极引导群众合法理性反映利益诉求。每次听当事人说事,赵晓冬都会弯下腰,遇到腿脚不便的老人,他会先让他们坐下。无论信访人有理没理,他一副好脾气,耐心听人把话说完,从没和信访群众红过脸。信访人对这位人高马大、温情脉脉的法警充满信任。
青春热血播撒希望
2012年5月,赵晓冬响应安徽省委选派第五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后进村和“难点村”任职的号召,来到潘集区夹沟镇蔡郢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当年,村里条件困难,没法安排赵晓冬居住,赵晓冬主动要求吃住在村部一间土房里。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脸盆,赵晓冬一住就是两年多。
他对全村每一户人口、土地、住房、贫困状况、致贫原因都了如指掌。在得知电灌站因长期缺乏维护导致机器故障后,赵晓冬寻找专业维修人员并筹集资金,使电灌站恢复正常使用,解决了土地浇灌问题。
赵晓冬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民致富增收。2013年,蔡郢村就从贫困村出列。
李多新是当地蛋鸡养殖大户。“我当年通过到外地学习,对饲养蛋鸡有了经验,但我没有资金,赵书记知道后,多次到镇里、区里给我争取资金,帮我办理了5万元无息贷款,我才办成养鸡场。”李多新指着颇具规模的鸡舍说。
2014年9月,赵晓冬离开蔡郢村时,村里蛋鸡规模化养殖从零发展到全村蛋鸡存栏4万余羽,5000羽以上养殖户5户。之后,蔡郢村特色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群众踏上小康路,过上幸福日子。
扎根泥土燃尽芳华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5月,安徽省启动第八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任期3年。有过一次驻村经历的赵晓冬再次主动请缨,当年6月到距市区两个小时车程的凤台县杨村镇前圩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赵晓冬详细了解之前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针对村里劳动力流失、耕地抛荒、集中成片经营难度大等问题,决定搞“生产托管、统一经营、代耕代种”的“大托管”。
2021年,前圩村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土地从2020年的1000余亩,提升至2600余亩。其中,前圩村谷香满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赵晓冬的帮助下,获得帮扶资金后,迅速更新设备扩大产能,在托管本村1008亩土地的基础上,还为外村提供秧苗插种服务4000亩,月烘干稻谷能力达3000吨。
在赵晓冬的建议下,淮南中院牵头投资70万元建设光伏发电二期项目。现在,前圩村集体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共计134千瓦已并网发电,每户每年增加收益1200元。
赵晓冬还协调资金,帮助村里建起前圩村民法典法治文化广场。他还组织法院干警到村里普法,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把前圩村打造成更加和谐的“平安乡村”。
今年3月下旬,新一轮疫情波及凤台县,全县实施静态管理。赵晓冬和村两委迅速把全村党员组建为数个疫情防控小分队,负责值守、巡查、核酸检测等具体事项,确保截断疫情外部输入途径。
在前圩村路口24小时值班点,赵晓冬主动挑起半夜0时到次日8时的值勤任务。每天5时,赵晓冬便与工作队员到卫生防疫机构领取检测材料,确保当日7时开始核酸检测。全村共进行12轮核酸检测,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就在疫情防控期间,赵晓冬的母亲在外地不慎摔倒导致腿骨骨折,住院治疗。赵晓冬心里十分焦急,却告诉家人,现在是凤台县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他不能离开,只能每天抽空通过视频问候母亲。
2022年5月12日晚8时,赵晓冬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住处。晚9时许,赵晓冬与妻子视频时说:“我的背部有点疼,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
妻子劝他早点睡,双方简单道别。没想到,竟成了永别。
5月13日凌晨,赵晓冬突发疾病,与世长辞。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记者:周瑞平
通讯员:方硕
编辑:史梓敬
-
- 2026年上证指数能涨到14600点吗?
-
2025-07-02 22:09:58
-
- 李双江长子李贺:没享受过李天一的生活,却会让父亲和继母依靠
-
2025-07-02 22:07:42
-
- 南京这起24年前的抢劫杀人命案,破了!警方揭秘破案过程
-
2025-07-02 22:05:27
-
- 王楚钦回复全红婵偷拍:不回北京了是吧,这么大胆妹妹!评论笑死
-
2025-07-02 22:03:12
-
- 盘点全球10大高颜值突击步枪,你认为哪个最帅?
-
2025-07-02 06:38:34
-
- "姜萍事件"水落石出!一文带你看懂背后的真实逻辑
-
2025-07-02 06:36:18
-
- 中国054型系列护卫舰大致情况与部署
-
2025-07-02 06:34:03
-
- 复合10年!55岁的王菲为何能被谢霆锋深爱多年,真相俗套又露骨
-
2025-07-02 06:31:47
-
- 我认识的毛一丁
-
2025-07-02 06:29:32
-
- 还记得4年前踹飞印士兵那个战士吗?他是何军,真人亮相令人佩服
-
2025-07-02 06:27:16
-
- 27岁结婚,29岁被丈夫刺死,演员白静的一生证明:做人不能太贪心
-
2025-07-02 06:25:01
-
- 冰上情侣携手作战14年,为何退役后,两人却“老死不相往来”?
-
2025-07-02 06:22:46
-
- 中美日离婚率差距:日本23.5%,美国2.4‰,中国最低但不容乐观
-
2025-07-02 06:20:31
-
- 唐山打人案最新公布:被打女孩接受央视采访,透露三个关键信息
-
2025-07-02 06:18:16
-
- 盘点中国娱乐圈十大美臀美女
-
2025-07-02 06:16:01
-
- 获得诺贝尔奖的11位华人,仅剩下9位!保持中国籍的却只有两位?
-
2025-07-02 06:13:46
-
- 社会究竟是怎么了?如今的社会出现6大现象,值得让人深思。
-
2025-07-02 06:11:31
-
- 儿子在马航遇难,多年后父亲收到儿子信息,坚信儿子活在平行时空
-
2025-07-02 06:09:15
-
- 女子2400网购3辆叉车,收到一颗螺丝还是到付19,网友:敢买敢卖!律师:女子可以
-
2025-07-02 06:07:00
-
- 河北正定“6大名吃”,你吃过几个
-
2025-07-02 06: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