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被日本借展,日方尊其为“超越王羲之的名笔”

2025-08-11 02:53 来源:对思网 点击:

颜真卿《祭侄文稿》被日本借展,日方尊其为“超越王羲之的名笔”

2019年2月,我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观看颜真卿特别展,四次排长队近距离拜观颜真卿《祭侄文稿》真迹,也整体通览了自甲骨金文至晚清的中日书法名作巨制,感受颇深。

唐 颜真卿祭侄文稿 麻纸本

一、日本学者将展名定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从字面看,意味着颜真卿的书史地位超越了王羲之的书史地位。尽管按照王国维先生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不同时代的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也就无所谓谁超越谁。所以日本学者的这一提法、这一定位,足见大家对于颜真卿的无以复加的推重。

《祭侄文稿》展出 网络图片

二、王羲之、王献之的巨大贡献,在于变“古质”为“今妍”,代表了东晋士大夫在书法上的自我觉醒。颜真卿的巨大贡献,在于变二王的“优美”为自我的“壮美”,代表了唐代士大夫的盛世气象。

三、对于中锋的重视、强调,既体现在颜真卿的楷书《颜氏家庙碑》、行书《祭侄文稿》中,也体现在怀素的草书《自叙帖》中。可见,重视中锋,或者说重视法度,是唐代人的突出特点、突出贡献。

四、二王父子有若干破体书的作品,打破了楷书、行书、草书的书体界限。唐代张旭的《肚痛帖》即是典型的破体书作品。颜真卿的《裴将军诗》,接续了这一伟大的传统。颜真卿的楷书,则超越了隶书,直接打破了篆书与楷书的界限。

《颜世家庙碑》

五、日本的文字,即是一种破体书:楷体的汉字与行草体的假名,并行无碍。因此也可以说,日本的文字,与二王、颜真卿的破体书法,关系极为密切,须臾不可分离。

六、如果说王羲之的书法代表着中国道家的理想人格,那么颜真卿的书法就代表了中国儒家的理想人格。古往今来,颜真卿所代表的盛世书风,以及忠烈刚正的理想人格,与诗史上杜甫的地位一样,几乎无人可以替代,这正是颜真卿的伟大。

内容整编自:衣雪峰《衣雪峰:盛世书风与理想人格》《艺术品鉴》2019年10月刊,感谢艺术品鉴杂志及作者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