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1917年,张勋“辫子军”进京那些事

2025-07-29 06:34 来源:对思网 点击:

1917年,张勋“辫子军”进京那些事

自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皇权统治算是画上了句号。民国成立不久,就开始拟宪法、搞选举、开国会等等,中国似乎一下子就跨入了“现代国家”之列。

张勋

然而1917年的一天,北京市民一觉醒来,却发现北京城仿佛一夜之间就变了天。张勋被袁世凯任用后,为表示对清政府的忠心,该部依旧禁止剪发,被称为"辫子军"。时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的张勋奉总统黎元洪之命,打着维护京城治安旗号,率辫子军10个营4000余人,由江苏徐州开赴北京。

张勋复辟,北京城再挂龙旗

张勋率辫子军到京后,策划清帝复辟。6月30日晚,张等潜入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派出辫子军占领车站、邮局等要地,发动政变,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1917年7月1日,溥仪下诏即位,宣布恢复宣统年号,任张为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等职。这就是历史上的"张勋复辟"。

“辫子军”和当地人谈话

“辫子军”被段祺瑞的讨逆军围困在紫禁城内

骑马的“辫子军”在京城内

7月1日当天,张勋、康有为进入紫禁城,虽然只闹腾了12天,但是张勋“名义上”复辟确实成功了。张勋其实并没有多强的实力,他手下只有3万人,进京复辟也不过带了5000人马,在民国众军阀里,他甚至都算不上是个“角儿”,只是台下看戏的!

辫子军在营帐外下棋

那他为何能轻易成功了?这就要看看这出戏的幕后导演是谁了!

黎元洪(左)和段祺瑞

1917年春,时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就要不要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发生争执,矛盾很尖锐,黎元洪一气之下还免除了段祺瑞的职务,双方闹翻。段祺瑞令属下七省督军宣布独立,扬言要另组政府。黎元洪下不来台,只得电召张勋进京调停。

复辟时北京街头悬挂的龙旗

黎元洪也知道张勋一门心思想复辟,但是一年前袁世凯刚刚因为称帝而身败名裂,黎觉得张勋再傻也不会重蹈覆辙。因此,他决定请张勋出面收拾残局。不过张勋对前清,近乎愚忠,他感觉机会来了,打算借“黎段之争”之机,率兵进京,实现夙愿。在张勋看来,是你们让我进京来解决问题的,国家被你们搞成这个样子,你们让我来决定,我的方案就是复辟。

辫子军

1917年5月,张勋出发前,再次召集军阀代表开会,探探口风。段祺瑞觉得张勋是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打算借张勋之力驱逐黎元洪,再以共和之名打倒张勋,而后恢复段祺瑞的总理之位,重掌大权。于是,暗中怂恿与会者支持张勋搞复辟。督军们同意了,据说还在一条黄绸子上签字画押,稳妥得很。

辫子军占领车站的场景

张勋乐不可支,既然都支持,那就干吧!6月初,率辫子军5000人,以“奉命调停国是”为由进京。完全没有意识到,他正被老谋深算的段祺瑞玩弄于股掌之上。张勋逼着黎元洪解散国会,接着与康有为、雷震春、张镇芳等人密议复辟计划,恭请溥仪复位。12岁的溥仪非常高兴,接见张勋时泣不成声。

辫子军占领车站的场景

大总统黎元洪逃到外国使馆,张勋倒行逆施搞复辟,段祺瑞一看戏演得差不多了,该他上场了。7月4日,段祺瑞发表檄文,痛斥张勋破坏民国,宣布起兵讨伐。随后各省督军也纷纷翻脸,通电拥护“共和”,张勋这才回过味来,被人耍了!辫子军一战溃败,张勋只好逃到外国使馆避祸,仅仅12天,溥仪再次下诏退位,将所有责任推到了张勋的头上。

辫子军占领车站的场景

经此一役,张勋地盘丢了,名声臭了,而段祺瑞却借此扳倒了黎元洪,官复原职,并赢得了“再造共和”的美名,成为最大赢家。“黄雀在后”的招数,还真是屡试不爽。

张勋和他的小儿子在荷兰大使馆

不过,张勋失败后啥事没有,结局也很完美。他后来到天津做生意,开了工厂、商店、银行,据说还开设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家产近6000万现大洋,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