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孩子经常“啃指甲”,将来大多逃不过“2种结局”,家长别不重视

2025-04-28 00:48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孩子经常“啃指甲”,将来大多逃不过“2种结局”,家长别不重视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孩子抵抗力差,细菌和病毒来袭时,孩子更容易“中招”,为了让孩子少生病,很多家长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还会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一定要洗手,不能用手揉眼睛等。

咬手指甲也是孩子常见的不良习惯之一,指甲藏污纳垢,咬指甲很容易把细菌带到口腔,从而进入身体里让孩子生病。

孩子喜欢“啃指甲”,家长别不重视,医生坦言:逃不过2种结局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事情,关女士(化名)的女儿三岁就开始上幼儿园,夫妻俩工作都比较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也都不是很好,关女士狠狠心,就让女儿早早开始了学校生活。

女儿上大班后,关女士抽空参加了学校开的期中家长会,新来的生活老师告诉她,女儿在学校不挑食,不剩饭,午睡时也很听话,就是有一个不好的表现:喜欢啃指甲。

老师怀疑可能是因为缺少某种稀有元素或者肚子里有蛔虫,建议关女士带女儿到医院检查一下。孩子的事没有小事,听老师这么一说,关女士才注意到,孩子确实经常在啃指甲,看电视啃,画画时啃,指甲被咬的坑坑洼洼。

周末,关女士带着女儿挂了儿科的号,医生听了关女士的描述,给孩子开了几项相关的检查,但结果显示孩子身体正常,关女士正想松一口气,医生却郑重提醒她:“孩子啃指甲不仅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引发的。

医生坦言:孩子爱啃指甲,家长别不重视,不然将来大多逃不过这两种结局:

第一种:啃指甲恶习根深蒂固,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很多小动作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抚的表现,除了啃指甲还有拽衣角,捋头发等。孩子通过这些动作来缓解自己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如果不及时发现,孩子长大后性格肯定大受影响。

第二种:习惯被强行改掉,症结依旧存在。有些家长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更深处的问题。只用生硬的方法让孩子不再咬指甲,忽略了让孩子出现坏习惯的真正原因。

家长怎样才能治标又治本,彻底解决孩子咬指甲的问题呢?

1.分清原因。

孩子出现经常咬指甲的情况,家长们不要凭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搞清楚真正的病因。如果是生理问题就打针吃药,遵循医生的嘱咐,给孩子均衡膳食,保证营养。如果是心理问题就积极配合开导孩子,通过多种方式去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自然会戒掉咬指甲的习惯。

2.监督孩子,帮助孩子,鼓励孩子。

养成一个习惯最快也要二十一天,反过来,一天两天就能戒掉一个习惯,也不太现实。孩子意志力比较薄弱,家长可以使用”厌恶疗法”,如在手指上涂一些孩子不爱吃的味道,让孩子对咬指甲形成一种反感的情绪。这样既有效也避免了家长呵斥孩子。

最细节处往往最能发现问题,家长们平日里要多注意孩子的小动作,及早发现问题,避免给孩子身体心理带来伤害。

今日互动话题:你家孩子有什么下意识的动作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