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太岳战将勇 首推楚大明——楚伯伯,我们来看您了

2025-08-07 22:54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太岳战将勇 首推楚大明——楚伯伯,我们来看您了

寒露时节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绿荫幽草,枫树等彩叶树开始有了斑驳的色彩。 10月10日,陵园迎来了一拨远道而来的客人——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革命先辈的后人们,他们从重庆、杭州、青岛等地赶来,给安眠在陵园东墓区的革命先烈楚大明扫墓。

楚大明是谁?楚大明任团长,副旅长时两次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团以上干部获此殊勋,全军少有。这个荣誉多授予连以下官兵,可见其勇敢!

他是陈赓大将的重要部下。传奇的戎马生涯中28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全身伤疤有62处。1947年1月27日,在汾孝战役中牺牲,年仅31岁,没有子女后人。

386旅猛将如云,王近山、许世友、陈再道,陈赓却说:太岳战将勇, 首推楚大明。楚大明牺牲噩耗传到指挥所时,陈赓含泪拟电文致军委“……实为我党极大损失,全军上下悯懊异常。”

这样一位英勇的战神却鲜为人知!

白菊寄托哀思

楚伯伯,是亮剑式的英雄

来扫墓的一行人中吴森先生是开国将军吴效闵之子,他多年来潜心研究军史。

吴森介绍,楚大明是鄂豫皖老红军,他所在的工农红军第32师97团是一支劲旅,这支队伍曾三过草地奔赴抗日战场,后被改编为八路军第386旅,陈赓带领386旅打硬仗,作战能力令敌人恼羞震怒。

抗战中“专打386旅”的标语贴在了日军坦克上,电视剧《亮剑》就是根据这个旅的战史写就。

“我们从小听了很多楚团长的故事,386旅的老兵都说,他就是李云龙一样的铁血英雄。”吴森表示,楚大明的经历比李云龙还要传奇,在《步兵第一一零团战史中》详细记载了他的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英雄事迹,而吴森的父亲吴效闵将军曾是楚大明的搭档,楚大明与吴效闵的关系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和赵刚。“楚团长没有亲属、没有子女,老部队都在西南,我们代我们的父辈给楚伯伯扫个墓。从小父亲就给我们讲楚伯伯是敢跟日本鬼子拼刺刀的英雄,身上有60多个伤疤……”

“楚团长我给您献花,您无后无子,把生命献给了党和解放事业。”来自杭州的李兴远代表自己也代表父亲,他父亲曾是110团重机枪连的一个排长。

“楚团长您是我们110团的大英雄,我代表110团的后辈们来看您了。”来自重庆的李志伟和父亲都曾是110团的老战士。

“楚伯伯,您好,我父亲是您的老战友康烈功……”年近70的康保防是康烈功将军的儿子,康烈功和楚大明都是鄂豫皖老红军。

“我姥爷1938年参军,2015年我们才知道他1943年牺牲在了山西团城战场上,他叫朱国范,赵县北朱家庄村人(在家名朱更辰),是楚团长部队的一个连指导员。”石家庄的李耀江在楚大明的墓前深深三鞠躬,内心是敬仰,还有多年来无处安放的对姥爷的哀思和缅怀。

吴森介绍,他们一行人是来参加山西省今年举办的关于纪念百团大战80周年活动的。大家相约第一站先来到石家庄,缅怀父辈们的战友楚大明。楚大明和其父吴效闵都曾先后担任过第20团(110团前身)副团长、团长。

铁血军魂 抠出了敌人眼球

楚大明原名楚大志,1916年生出生在河南商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被迫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6岁的楚大明忍受着饥饿、疲惫,行程1500公里,越秦岭、翻巴山,跟随队伍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基地。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他所在的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1937年底他跟随129师东进纵队挺进到平汉铁路以东的冀南地区,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

1937年,386旅副旅长陈再道临危受命组建东进纵队与日寇在河北平原作战,楚大明到冀南军区新编第7旅20团任2营营长。这是一支由地主看家护院的联庄会和国军溃兵组成的土杂武装,楚大明上任后把这样一支鱼龙混杂的部队带出了士气。

1939年1月日军队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同年10月,在崔家庙战斗中,他带领部队全歼伪军一个中队。12月,在衡水大葛村伏击日军的战斗中,他提机枪向日军扫射歼敌50多人,并缴获大量枪炮。1939年6月,他带领2营奔袭隆化,全歼伪军60多人。8月带领营奔袭阜城县古城镇,迎面遇上两名端刺刀的日本兵,他击毙一人后,与另一名日军厮打在一起,楚大明咬住鬼子的手指,掉了两颗门牙。一声吼,他抠下了鬼子的眼球。

1939年12月8日,日军伊藤大队和伪军八百余人进至二营阵地,先是机枪、手榴弹,接着双方展开白刃格斗。楚大明身先士卒,同鬼子扭打一起,连续杀死两个鬼子,他腿脚两处负伤。楚大明的名字传遍冀南,敌人很怕他。那时的《冀南日报》经常报道他和他带领的部队打胜仗的消息。

1942年6月,他因为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勇猛顽强的作风,晋升为20团的副团长,并获得“虎将”之称。1943年5月26日,20团遭日寇铁壁合围,楚大明率部突围,由冀南军区调往太岳军区,后部队改编归属386旅。

林南战役是百团大战最后一战,1943年在豫北的林县,楚大明机智勇敢,他抡起驳壳枪冲在前面,打光了子弹,又捡起鬼子的三八枪快步跑。6连、7连听说团长在拼刺刀,怒吼着从两侧冲上来,气焰嚣张的伊藤大队被杀得落荒而逃。

这是一场关键的白刃战,是一场翻身仗,拿下林县20团愈战愈勇。1943年10月18日,在团城,我军陷入3000余日军的九路合围,楚大明端起刺刀枪带头冲锋,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杀开了血路。陈赓赞叹:这样的“铁桶阵”也就386旅能突出来!两次青浮战役,20团攻坚拔寨,歼敌最多;豫北反攻,打下了兄弟部队屡攻未克的尚庄。打赢大堡头战斗,粉碎日军秋季大扫荡。

1944年11月,太岳军区授予楚大明“特等战斗英雄称号”。这等殊勋多授予连以下官兵,授给团长没有过。军内外传有歌谣:“楚团长部队硬,打起仗来不要命”!

这些传奇战绩详细记录在《步兵110团战史》中,书中有132处提到了楚大明。

虎将言传身教 锤炼儒将有办法

楚大明的战斗作风深深影响了抗战入伍的知识分子们。

宋玉樵参谋长是个“富二代”、抗大学生,刚下到20团,官兵们并不看好这位“白面书生”。他的任职演说就两句话: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团长不怕死,我就不要命!在反攻豫北时,他身先士卒,勇猛杀敌,386旅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

田涯是文弱清秀的初中生,主动要求跟着楚大明锻炼,楚团长铸军魂的办法就是敢于拼刺刀。

缅怀革命先辈楚大明。张军/图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营教导员吴效闵到20团当政治主任。他出生于晋商家庭,戴一幅700度近视镜,可他在八路军最悲壮惨烈的关家垴战斗中冲过血阵。报到那天,楚大明盯着吴效闵酒瓶底厚的眼镜,半天说不出话来,让他提个鬼子脑袋再上任。

秀才遇到兵,还真是有理说不清了。眼镜主任没介意虎团长的冷落,亲率一个连端了个鬼子炮楼。秀才敢上火线又足智多谋,让楚团长刮目相看,每次战斗都带到身边,教他如何观察战局,怎么选择进攻路线,采用什么战术。

1945年10月,386旅整编为4纵10旅,楚大明任旅长。20团改为29团,在楚大明的推荐下,书生吴效闵任29团团政委。

“我父亲出身于一个晋商家庭,还是一个戴着700度眼镜的文弱书生,民族危亡时刻,毅然投笔从戎。而楚大明却是个被压在社会最底层“泥腿子”。两人来自不同的阶级,有着廻异的经历,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初心,使两人成了军政搭档,老红军楚大明视死如归的表率作用,将一个'富二代‘锤炼成敢打硬仗的军事指挥员。淮海战役时,这位秀才团长也被陈赓兵团授予战斗英雄。”吴森说,父亲后来能成长为高级军事指挥人才,与楚团长的锤炼是分不开的。

指挥靠前,冲锋在前

热血抛洒吕梁山

楚大明担任副旅长后,依旧保持“指挥靠前,冲锋在前”的战斗作风。陈庚司令、周希汉旅长不怕他不勇敢,就怕他太勇敢,多次提醒他要注意“将贵在谋而不在勇”。可楚大明认准了“有带头冲锋的官,才有不怕死的兵”。

1946年8月17日赵城战斗开始了,楚大明亲自带领29团3营占领了赵城南关外高地一座古庙,激烈的战斗中,楚大明被子弹打穿胳膊仍在指挥。18日凌晨,敌我双方争夺突破口时,楚大明手持望远镜观察前沿动态,子弹洞穿了楚大明的肺部,痛得他浑身打颤。周希汉赶来,以旅党委决定的名义,命令他去后方治疗,他才恋恋不舍地嘱咐了团政委吴效闵要按陈赓司令的要求,纪律也要注意,此一战要军政全胜。

服从命令躺到担架上就昏迷了,五天五夜没有醒来,楚大明受伤惊动了129师部和中央。

1946年11月胡宗南调集重兵包围延安,刚从死神手中挣扎出来的副旅长楚大明偷跑出了院,一直在汾河边追上了大部队。“老楚,你怎么伤没好,就跑出来了?”看见未伤愈的他,旅长周希汉无比心疼。楚大明却说:“住院这罪我受够了,让我行军打仗什么病都能好。”

1947年1月,陈赓的太岳纵队转战汾阳、孝义,会同王震部队发起汾孝战役,这里是山西的米粮仓,离太原不到200公里。阎锡山慌了神,3个军两个纵队共25个团,兵分三路,要与陈赓的队伍一决雌雄。

楚大明的10旅奉命在梧桐、西盘粮伏击南路之敌,在俘虏了对方69师师长后,又将对方71师46师残部包围于中街村。1月28日,在中街村总攻的战斗中,要亲自带队冲锋的副旅长楚大明被敌人4发子弹打中胸部,壮烈牺牲!

让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10旅官兵不愿意他们最敬佩的虎将葬在异乡,从孝义到沁源,三百里风雪路,为他抬棺扶柩。

1947年2月14日,山西沁源畅村10旅旅部驻地,楚大明追悼会上,29团全体干部战士披麻戴孝送行老团长。“太岳战将勇 首推楚大明”,是陈赓写给他的挽幛。1953年3月楚大明灵柩迁葬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1947年3月,楚大明再次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团以上干部两次获此殊荣,在全军也绝无仅有。楚大明烈士安葬在东墓区,烈士纪念馆内有他的事迹陈展。他虽没有子女,作为后人我们不能忘记先烈的传奇战绩和丰功伟绩!”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党委书记任兆元表示,今后继续做好烈士事迹宣讲工作,让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燕都融媒体记者蔡艳荣/文 张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