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跟着道家学《易经》 -否卦(否极泰来)

2025-07-18 04:03 来源:对思网 点击:

跟着道家学《易经》 -否卦(否极泰来)

纯学术研究,百分百原创,无任何宣传封建迷信之意。对于《易经》和道家文化感兴趣的,欢迎点赞+收藏+关注,欢迎留言探讨。

说明:只讨论卦辞和爻辞。至于彖辞,象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相传都为孔子所作的《十翼》部分,掺杂了太多儒家的人文思想,不在我们道家的讨论范围内。

卦辞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否卦是泰卦的综卦,就是把泰卦调转180度形成的卦,可以说是从一个相反的角度去呈现这个象。上天下地,貌似非常符合我们对于天地方位的认知,为什么卦名叫否呢?我们常说“否极泰来”,至少字面上否是不好的意思。行为阴阳二气的规律,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沉为地,天上地下则两者背道而驰,所以阴阳无法交汇,闭塞不通,是为否。天地阴阳不同,三才之下,人道无法得到很好的孕育和发展,所以叫匪人,匪同非,当然也不利于君子。在上一卦的泰卦里,曾有“小往大来”一说,到了否卦,则变成了“大往小来”,就是因为卦象发生了180度翻转,小大对应阴阳,天为大为阳,地为小为阴,否卦天上地下,从下往上看,阳气上升,为往,阴气下沉,为来。

否卦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卦,看卦辞和卦象,是非常不好的。但是如果看接下来的爻的象,六爻上下相应,六二和九五都是得中当位有应,乃是非常吉的象,可以说从爻整体的排面上,比泰卦的爻还好,但是恰恰卦象又截然相反。这说明,没有絕对的吉兇祸福,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万事万物都是福祸相伴,阴阳共生的。

爻辞: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这一爻,和泰卦的初九爻辞“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几乎是照搬,象义也类似。初六为根,又和九三相应,一阴一阳,阴为茅,阳为茹,相应为汇,且初六还上承九三,不但吉利,还多出一个亨来。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包承的“承”,是因为六二上承九五。六二得中,当位,上有所应,按道理是非常吉的位置,为什么会牵扯到小人和大人呢?这就要结合卦辞里讲的否的象义来理解了。六二对应九五,六二为小人,九五为大人,两者虽然相应,有沟通(所以有亨),但是内在的阴阳二气的属性却是背道而驰,所以貌合神离,这种情况下,对于小人是可以充分借势的,所以为吉。但是对于大人,并无法从这种关系中受益,所以为否。

六三:包羞。

这一爻的关键就在一个羞字,怎么理解这个羞字呢?下卦为坤为女,上卦为乾为男。六三位处和九四交界之处,犹如男女初次相见,女方很害羞,低下头去,所以导致两人未能直抒心意,沟通产生了一定的障碍。羞不是一定好或者不好,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羞所产生的后果。六三其位不当,又处于二,三,四爻构成的艮卦中,艮有止意,所以进一步佐证了六三和九四沟通有止的象。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畴离祉”,为团结协作、相互依附,从而取得福祉之意。九四下有三阴爻为承,阳居上,阴居下,阴阳相配,犹如上位者统御众人,呈水能载舟之势。下位者团结在一起依附于上位者获得庇护,而上位者依靠下位者创造财富,是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所以九四因为自己所具备的这种命格,有众所依,而不会有什么大的过错。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九五阳爻得中当位,下有所应,使得否之势休矣,对于身居九五的大人来说,是吉祥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九五处于上交巽卦之中(六三,九四,九五组成巽),巽在后天八卦中处东南,五行为木,所以对应到后面的苞桑,木有生长向上之意,九五已然是尊位,再往上则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所以会有“其亡,其亡”的预警和感叹,提醒处于“飞龙在天”的九五不要快速步入到“亢龙有悔”阶段。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倾”,倾倒之意。上九到了否卦的极点,物极必反,否的运势在到达极点之后,也会发生逆转,就是我们常说的“否极泰来”,是谓先否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