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封型冷水鱼细鳞鲑

2025-07-06 08:28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封型冷水鱼细鳞鲑

哈喽 !这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冷水鱼细鳞鲑(gui)。

看到标题相信大多朋友都在好奇什么是冷水鱼。那我们就带着这个好奇心来了解一下 细鳞鲑到底是怎么样的鱼。

细鳞鲑是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的一种鱼,俗称山细鳞鱼、江细鳞鱼(东北)、闾鱼、闾花鱼、金板鱼、花鱼(陕西)、梅花鱼(甘肃)、小红鱼(新疆),其中以秦岭细鳞鲑中文名称较为科学。中国仅1属1种,是一种名贵的陆封型冷水鱼。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将其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黑龙江流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肉肥美,含脂量高,一般重1kg ,最大个体可达8kg。地理分布:分布于鸭绿江、辽河东部山区支流、太子河、浑河的山区支流,在我国还分布于黑龙江、图们江、嫩江、牡丹江、松花江、绥芬河、滦河上游、汉江上游及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

生物学特性:

细鳞鲑是肉食性鱼类,也是淡水鱼类中较贪食的一种,其胃内食物可占本身体重的10%左右,喜食萤火虫、瓢虫、牛虻、蜉蝣、飞蚁、马蜂、蜻蜒幼虫等落入水中的昆虫,也食小鱼、蛙、螯虾、鼠以及水生昆虫、植物。水温10℃左右时为食欲旺盛期,在冰下也不停止素食,每天食欲最旺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其他时间多潜伏在溪流两岸有荫蔽的水底。细鳞鲑能贪食相当于自己体长1/2的其他鱼类,是大麻哈鱼的天敌之一,每当大麻哈鱼产卵期,细鳞鲑尾随大麻哈鱼进入产卵场,贪食大麻哈鱼的受精卵。产卵后的细鳞鲑食欲特别旺盛,其特殊技能是能跳出水面捕捉飞在水上的昆虫。

细鳞鲑性成熟时间为4~5冬龄,体长约420mm,自然条件下产卵期在4月中旬至6月,产卵所需要的条件为水流湍急,水温7~8℃。初春江河解冻时,由河川中游溯河向上游进行产卵洄游,在水质清澈、水流较缓的沙砾底质的江段或哨口的下端产卵。繁殖后亲鱼大量死亡,尤其以雄鱼为多,怀卵量一般为3000~7000粒,成熟卵径3~4mm,浅黄色。受精卵孵化为仔鱼的时间随水温高低而变化,当水温在5~10℃时,约30天即可孵出。

外形特征:

细鳞鲑因鳞细小而得名,体长梭形、稍侧扁,头稍尖,吻钝,口小,横裂,亚下位,舌厚、游离,上颌骨明显,上下颌、犁骨与腭骨各有一行尖齿,犁骨与腭骨齿行连成马蹄形,背面尖齿2纵行,每行5齿,齿行间凹沟状。鳃孔大,侧位,下端达眼中部下方,鳃盖膜分离,且游离,有假鳃;鳃耙外行长扁形,最长较眼半径略短,内行小块状。肛门临近臀鳍始点,胃发达,弯管状。肠长约等体长2/3,幽门盲囊发达。鳔长圆锥形,后端尖伸过肛门,腹膜淡色,体有小椭圆鳞,头部无鳞。侧线侧中位,眼大,二鼻孔临近,位吻侧中部;脂鳍小,脂背鳍位于臀鳍后段上方。

背部黑褐色,体侧红褐色,鲜鱼背侧暗绿色;两侧淡红色,微紫,到腹侧渐呈白色;背面及两侧有许多椭圆形横黑斑,斑外缘白环纹状,最大斑长等于或稍大于眼半径,鳍灰黄色,背鳍有黑斑,偶鳍常较红暗。幼鱼有数条垂直暗纹,腹部银白色。但体色因栖息水域不同而异。终年栖息于山涧溪流里的群体,体背部呈绿褐色,体侧较黑,腹部白,背鳍、臀鳍、脂鳍有黑点,外缘黑色;胸鳍、腹鳍桔红色有黑斑。个体较小,体长一般在350mm以下的多见,渔民称其为“山细鳞”。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细鳞鲑,个体大,背部黑绿,体侧黄褐,有黑斑点,腹部黑;背鳍前角黑;胸鳍、腹鳍绿褐,尾鳍有细长黑点,边色黑,较前者鲜艳,俗称“江细鳞”。生殖季节成鱼色暗,背鳍前部鳍条变黑,体侧出现隐约红色斑,一般老龄鱼较幼龄鱼体色深。

简介:

细鳞鲑隶属于鲑形目鲑科鲑亚科细鳞鲑属,俗称山细鳞、细鳞鲑、间花鱼、金板鱼、花鱼(陕西)、梅花鱼(甘肃)、小红鱼(新疆)。细鳞鲑无肌间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呵食部分多,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环境恶化及人为活动等原因,细鳞鲑在我国的分布区域日益缩小,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将其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已对其开展了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养殖,对拯救这一珍贵物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看完相信大家对细鳞鲑都有个了解。那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