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探访安徽三线军工厂,军工代号“942”,生产56式步枪子弹

2025-05-05 06:56 来源:对思网 点击:

探访安徽三线军工厂,军工代号“942”,生产56式步枪子弹

上世纪80年代逐步解封的“三线建设”,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仍旧是一个陌生的名词。那是发生在1965年至1980年,一段特殊时期,在特殊情况下,一场绝无仅有的“靠山近水扎大营”的工业建设。

三线厂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重点在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安徽虽不是重点建设省份,但是在战略上对东南部沿海有力支撑,又有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因此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中,在大别山深处建起了数十个三线军工厂。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镇,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是大别山深处的商业重镇,位于四县交界处。现存晓天老街全长700多米,也是皖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原生态老街。三线时期,这里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选址建造一家现代化的军工厂-国营皖中机械厂,军工代号942。

942厂筹建于1965年,由当时南京军区932厂和沈阳321厂负责援建。1965年6月,工厂开工建设,数千建设大军涌进这个大山之中的古老小镇,在此后的数十年间,这个原本宁静的山涧便开始热闹喧腾起来。942厂主要生产56式7.62mm步枪子弹,相距此厂不远的山七镇也有一家生产子弹的军工厂,皖东厂生产54式12.7mm高射机枪弹、56式14.5mm高射机枪弹。

全厂职工凭着坚韧的努力和穷其所有的付出,使得工厂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开始试生产。厂房依山势而建,沿着山梁和数条山沟分布,位置十分隐蔽,站在山顶上也看不到几座房子。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工厂最为繁华热闹的时期,白天高音喇叭声不断,工人忙个不停。

生活区内则是一应俱全,百货公司,银行,邮局,粮店,招待所,医院,电影院,托儿所,学校,汽车队等应有尽有,犹如一个小社会。虽然厂区坐落在偏远的深山里,但在那个年代,“以厂为家”是一件荣耀的事情,相比于周边的村民,工厂职工和家属的生活也要优越许多。

80年代开始,随着军品订单的减少,工厂开始准军准民,并于1991年11月迁入马鞍山。厂子搬走后,那些搬不走的厂房、车间、家属楼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如今只剩下斑驳残破的砖墙,一大批7、80年代风格的建筑物隐藏在荒草绿树之中,静默无言。


曾经热闹的军工厂,现在到处是废弃而坍塌的房子,杂草重生。留在深山中的这些三线老厂,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得破败不堪,岁月的沙尘总在不经意间掩埋了时代的印迹。关于三线军工厂你了解多少?欢迎在评论处留言,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