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网 > 杂谈 > 正文

​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2025-03-09 08:49 来源:对思网 点击:

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今年10月13日是第32个国际减灾日。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台风、洪灾、地震、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一、防灾减灾工作实质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群众安全,是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加强综合防灾减灾制度、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不断提升。

二、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

(一)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如何藏身?

1、立即躲到墙根、墙角或远离窗户的室内门道里;

 2、身体应紧贴墙根、墙角,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3、可随手取些被褥、枕头,掩住自己的头部。

(二)易受水灾侵害的居民日常防范措施有哪些?

1、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2、密切关注汛期的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地处低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4、家中常备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三)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几种?

1、灭火的基本方法,可根据火灾环境和受灾程度的不同而定;

2、抑制法是利用灭火剂参与火焰燃烧当中,使燃烧中的游离基被消除;

3、窒息法是稀释燃烧区的氧气使燃烧缺乏氧气而停止;

4、隔离法是将未燃物与可燃物隔离开,使燃烧因为缺乏可燃物而中止; 

5、冷却法是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其低于燃点而结束燃烧。

(四)台风来了怎么避?

1、不要在建筑物旁避风躲雨,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易造成人员伤亡。

2、尽量避免在河边和桥上行走,行人在路上、桥上、水边容易被吹倒或吹落水中,摔死摔伤或溺水。

3、尽量不要驾车外出,不得已在外驾车应减速慢行,保持与前方车辆的距离。

三、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带来成效

从不同层面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进一步唤起了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使更多的人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掌握了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潜力,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更加珍惜生命,培养了防震减灾观念,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是长期的,要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把宣传深入到社区、机关、企业、校园,使防灾减灾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来源:魅丽辋川